挪威海鮮節:探索・體驗・品味
挪威擁有世界上最豐富且可持續發展的海產資源之一,主要是因為綿長的海岸線、純淨冰冷的海水以及嚴格完善的漁業管理,挪威海鮮以其高品質以及純淨無污染著稱。這片海域不僅風景壯麗,更盛產鱈魚、鮭魚、虹鱒、帝王蟹、北極甜蝦和淡菜等珍貴海產。
台灣四面環海,幾乎各城市主要的特產都少不了海鮮。搬來挪威後,我發現台灣和挪威食用海鮮的方式很不一樣。在台灣,餐桌上的魚通常是完整的,無論是清蒸、紅燒、香煎或煮湯,大多保留魚頭與魚尾,講求新鮮與豐富口感。在挪威,很少整條魚上桌,沒頭沒尾,甚至連魚骨都看不到,當地人更習慣直接購買去骨、去頭尾的魚片,或是直接選擇魚肉製作而成的魚餅(Fiskekaker)或是焗烤的魚派(Fiskegrateng)。
Fiskekaker, 挪威魚餅。這是挪威家裹有小孩很常出現的一餐,挪威魚餅加馬鈴薯和紅蘿蔔沙拉 (照片來源:Rema1000)
Fiskegrateng, 挪威焗烤魚派,另外一道經典的挪威餐,同樣會搭配馬鈴薯,水煮蔬菜 (照片來源:Tine.no)
此外,在挪威,貝類的選擇較為有限,除了淡菜外,其他種類的貝類較少見,花枝與烏賊類的海鮮也並不常出現在市場上。整體來看,挪威人的海鮮飲食以各類魚類為主,貝類與甲殼類的選擇相對較少。
上週,北極熊媽媽住的城市 Trondheim 舉辦了年度的海鮮節(Norway Seafood Festival),這是一場專為推廣挪威優質海鮮而舉辦的盛會,在現場不僅能品嚐來自挪威的頂級海鮮,還能近距離欣賞精彩的海鮮料理秀,學習如何將新鮮海味轉化為美味佳餚。
現場分成幾區,有提供銅板價格就可以體驗的小點心(每個小點大概為台幣30元)
也有來自各餐廳的大廚,在現場親自準備各式海鮮料理
近年來,壽司在挪威也是相當受歡迎的餐點
除了滿足大人的味蕾,現場也特別為兒童們準備各種互動活動,讓孩子們透過有趣的課程深入了解水產養殖業,學習海洋養殖與永續發展的重要性,培養對海洋生態的關注與認識。
照片來源:Norway Seafood Festival 官網
照片來源:Norway Seafood Festival 官網
小朋友們可以認識海洋朋友,如 Kaja Kveite(比目魚) 和 Ludvig Laks(鮭魚)!
照片來源:Norway Seafood Festival 官網
孩子們可以觸摸、認識來自挪威海域的各種魚類與甲殼類動物。
照片來源:Norway Seafood Festival 官網
照片來源:Norway Seafood Festival 官網
海鮮上桌前到底長什麼樣子呢?
NTNU 生物學系的學生將帶來一座 移動式海洋微型實驗室,展示來自海岸線的微小生物,透過顯微鏡觀察牠們的細節,探索各式海洋生物!
照片來源:Norway Seafood Festival 官網
這場海鮮盛宴真的完整展現挪威海洋的美味與魅力~!
照片來源:Norway Seafood Festival 官網
現場可以選購各種新鮮或精選加工的海鮮美食。
現場也有液體魚油的攤位,北極熊媽媽當然要過去了解一下😊
有透明的原味還有加了薑黃口味的魚油。旁邊準備一些麵包,上面的配料是用液體魚油拌了香草,真的超健康的!
今天是4/1,早上跟大家分享了一個笑話,影片內容是在挪威峽灣捕捉到的螃蟹很神奇,只要在烹煮前將螃蟹搖一搖,煮熟後打開蟹殼,裡面的蟹肉和蟹黃就會整齊地附著在蟹殼上,彷彿經過精心擺盤一般,非常特別!
其實在挪威超市買到的螃蟹真的就長這樣,我第一次看到時覺得很有趣,他們已經把蟹肉和蟹黃都已經挖出來處理好,然後再放回去蟹殼裹。所以我猜很多挪威人並沒有看過螃蟹裹面應該是長怎麼樣的。
蟹殼上的蟹肉和蟹黃都已經煮熟,所以買回去很容易處理,可以直接吃,或者是再加工作成海鮮沙拉或是其它餐點,北極熊媽媽昨天將帶回來的螃蟹煮了海鮮粥,還真鮮甜呢!